刚刚过去的暑假,江苏省南京市“爱心托管班”的丰富课程,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缤纷色彩。南京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群团组织通过资源整合、服务升级和机制创新在线炒股配资网,发动支持各直属工会、街道、园区和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携手开设主打“安心+成长”模式的“爱心托管班”,构建起“群众需求、群团联动、社会参与”的立体化服务体系,破解“双职工家庭带娃难”“新就业群体子女假期看护缺位”等问题。“官方带娃”让孩子开心、让职工安心,“小托管”正托起职工家庭的“大幸福”。
从“有形覆盖”到“有效供给”,服务“触达人心”。从“孩子寄存处”到涵盖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红色研学、非遗传承、科技创新等内容的“全面教育平台”,南京“爱心托管班”的持续升温和不断升级,源于群团组织对服务内涵的深度挖掘与资源整合。全市420个暑托班实现全域覆盖,为超万名孩子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课程。“基础+特色”双轨并行,在提供课业辅导、安全自护等刚需服务的基础上,开设非遗制作、航空科普、无人机体验等特色课程;“校内+校外”资源联动,依托南京工运红色体验研学线路,联动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等20余个场馆,为孩子们打造“行走的课堂”;“专业+志愿”师资保障,青年志愿者与教师按比例配备,确保教学质量。
精心的课程设计,既回应了家长对安全托管的底线需求,又满足了青少年对素质拓展的成长期待。不仅如此,“爱心托管班”的服务内容还从“标准化供给”转向“个性化定制”,南京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联合会开设专班夏令营,打造“红色+实践”“阅读+科普”等特色课堂,精准回应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痛点。这种“按需供给”的模式,让公共服务真正“触达人心”。
从“点上出彩”到“全域开花”,不负众“托”带娃。暑托班的扩容不仅是数量的增长,更是服务半径与受益群体的双重延伸。如今,420余个班点覆盖全市,包含街道、园区、社区和用人单位、楼宇,南京群团组织通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布局,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城乡每个角落。
群体覆盖方面,暑托班从起初的服务困境青少年、双职工子女,扩展至农村留守儿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等多元群体。市总工会鼓励园区和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开放托管名额,整个暑期托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1000余名。市交通运输工会联合栖霞区迈皋桥团委共同打造“童心迈步宁聚未来”爱心托管班,帮助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解决带娃难题。高淳经济开发区总工会创新的“反向托管”模式也广受职工欢迎,“工惠童行”外地职工子女暑期研学活动以“研学+”模式破解外地职工子女“探亲困境”,托起孩子们的快乐假期,让家长们后顾无忧。
全市各直属工会充分利用师资、阵地优势,以托、管、教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多期托管班;团市委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组织岗前培训在线炒股配资网,联动驻宁高校共同进行课程体系开发……南京群团组织探索“群团主导+社会参与”模式,在开办“爱心托管班”的过程中形成了可持续、有实效的资源整合机制。接下来,南京市总工会将进一步以群团协作的方式,整合更多资源服务广大职工,让他们的“需求清单”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账单”。(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宁工萱 记者黄洪涛)
深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